在成都世界运动会的赛场上,两位来自安徽六安的姑娘用灵动的声音勾勒出赛事的激昂与温情。中文播报员张心贻与英文播报员谢雨攸,凭借专业功底与青春风采,成为赛场上最亮眼的 “声音名片”。
张心贻与谢雨攸的成长轨迹充满励志色彩。20 岁的张心贻目前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,从小受母亲 —— 六安市爱心妈妈公益协会创始人王芳的影响,她不仅连续 11 年组织春联义卖筹集善款超百万元,更在学业上屡创佳绩:高中时便斩获安徽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,担任校广播台主播期间以清亮嗓音闻名校园。而比她年长 8 岁的谢雨攸,早年间便以湖南卫视《中国最强音》校园总冠军身份崭露头角,后保送中国传媒大学,主持过央视五四晚会、《味道湖南》等大型节目,更在《开讲啦》《天天向上》等节目中展现多元主持风格。
此次世运会选拔堪称 “万里挑一”。面对全国数百名专业选手,张心贻凭借对体育赛事的深刻理解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达脱颖而出,谢雨攸则以纯正美式发音和国际赛事播报经验赢得评委青睐。两人从初选到终试历经 6 轮考核,最终以九游体育官网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包揽中英文播报席位。
在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,两位姑娘的声音通过全球直播传向 190 个国家和地区。张心贻负责的中文播报涵盖赛事进程、选手介绍、文化解读等模块,她特别设计的 “赛事小课堂” 环节,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竞技精神巧妙融合,例如在武术比赛时穿插讲解太极拳的哲学内涵,让观众在观赛中感受文化厚度。谢雨攸的英文播报则注重国际传播的精准性,她对专业术语的准确把握和情感表达的细腻处理,甚至让外籍运动员赛后主动点赞:“她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中国东道主的热情与专业”。
工作强度之大超出常人想象。两人每天需提前 3 小时到岗熟悉赛事流程,日均播报时长超 8 小时,赛事高峰期甚至连续工作 12 小时。但她们始终保持着专业状态 —— 张心贻随身携带润喉糖和热水杯,谢雨攸则通过瑜伽和冥想缓解压力。她们的努力也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认可:“这对组合的播报完美平衡了专业性与亲和力,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”。
赛场外的她们,同样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张心贻自 10 岁起便跟随母亲参与公益,每年春节组织的春联义卖已成为六安公益品牌项目。2025 年的义卖活动中,她手写春联 300 余幅,筹集善款 7.7 万元全部用于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。谢雨攸则利用主持间隙投身文化传播,在央视《点亮历史的灯火》节目中,她带领观众探秘武王墩考古实验室,通过 “考古黑科技” 解读安徽历史,让千年文物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生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两人还共同发起 “声动未来” 公益计划,计划用 3 年时间为偏远地区学校捐赠 100 间 “有声图书馆”。“我们希望用声音搭建知识桥梁,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”,张心贻在启动仪式上表示。
世运会的经历让两人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深思考。张心贻计划攻读国际传播方向的研究生,“我希望成为连接中国体育与世界的桥梁”;谢雨攸则在筹备个人文化访谈节目,“想通过对话各领域先锋人物,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图谱”。尽管职业路径不同,但她们始终牢记家乡的嘱托 —— 六安市文旅局特别为她们颁发 “六安文化使者” 证书,期待她们在更大舞台传播家乡声音。
从皖西小城到国际赛场,张心贻与谢雨攸用实力证明:真正的 “美” 不仅在于外在风采,更在于对专业的极致追求;真正的 “飒” 不仅是舞台上的光芒万丈,更是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担当。这对 “六安姐妹花” 的故事,正如她们在世运会闭幕式上的共同宣言:“我们的声音,永远为热爱与梦想而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