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8 月 2 日,黑龙江省乒乓球馆内洋溢着青春活力,由东亚奥林匹克协会主办的 “2025 东亚奥协青年乒乓球训练营” 在此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训练营吸引了来自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蒙古、中国香港、中国澳门、中国台北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的 38 名青年运动员(年龄集中在 15-18 岁)齐聚哈尔滨,开启为期 8 天的 “乒乓逐梦之旅”。
作为东亚地区青少年乒乓球交流的年度盛会,本次训练营以 “青春乒乓・联结东亚” 为主题,不仅设置了高强度的技术训练,更融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环节。中韩日三国教练组成的联合指导团队将针对选手的发球、接发球、相持等技术环节进行专项拆解,通过 “以赛代练” 的模式提升实战能力。在首日训练中,来自韩国的 16 岁选手金敏秀与中国选手李浩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赛,双方在近台快攻与中远台相持的转换中展现了高超的战术素养。
文化交流方面,训练营特别安排了 “冰城文化日” 活动:8 月 4 日,营员们将参观哈尔滨大剧院,感受建筑艺术与冰雪文化的融合;漫步中央大街时,他们将品尝俄式红肠、马迭尔冰棍等特色美食;在冰雪大世界,青少年们还将亲手体验冰雕制作,将体育精神与地域特色深度结合。每晚的 “双语文化沙龙” 中,运动员需用英语或母语分享家乡的乒乓球故事,来自蒙古的巴特表示:“通过这种方式,我了解到日本选手从小接受的‘颗粒胶’打法训练体系,这对我今后的技术调整很有启发。”
8 月 7 日的训练营结业赛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高潮。根据训练期间的综合表现,主办方将选拔出 5 名 “最佳进步奖” 获得者,他们将获邀观摩 9 月在瑞典举行的 WTT 大满贯赛事,并与世界顶尖选手进行交流。这一激励机制不仅激发了选手的训练热情,更搭建了通往国际赛事的桥梁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训练营延续了东亚奥协 “体教结合” 的传统。除日常训练外,营员们每天上午将参与由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主讲的运动科学课程,内容涵盖运动生理学、营养学及心理调适。来自中国台北的教练陈信安表示:“这种‘技术 + 理论’的双轨培养模式,能帮助青少年建立更全面的职业发展观。”
作为东亚奥协推动青少年体育交流的品牌项目,本次训练营延续了 2024 年汕头站的成功经验。去年,奥运冠军许昕曾与营员互动,并鼓励他们 “以球为媒,传递友谊”。今年,哈尔滨站在保留核心训练框架的基础上,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化元素 —— 所有训练计划均同步翻译成中、日、韩、英四种语言,训练场馆配备实时数据监测系统,可精准分析选手的击球速度、旋转等参数。
东亚奥协秘书长魏代顺在开营致辞中表示:“乒乓球是东亚体育的‘名片九游体育’,通过青年运动员的交流,我们不仅能提升竞技水平,更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。” 未来,东亚奥协计划将训练营扩展至足球、羽毛球等项目,形成覆盖全年龄段的体育交流网络。
在接下来的一周里,38 名青年运动员将在冰城哈尔滨书写属于他们的乒乓故事。无论是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,还是文化体验中的会心一笑,这场盛会都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印记。正如训练营口号 “一球连东亚,青春向未来” 所诠释的,乒乓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,更是联结东亚青年心灵的纽带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未来之星在结业赛中的精彩绽放,也期待他们将 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 —— 更团结” 的奥林匹克精神带回各自的国家和地区。